本篇文章1664字,读完约4分钟

经记者印峯梅俊彦从上海、北京出发

中途调整10多次后,存款准备金率终于迎来下调。

中国人民银行昨天( 11月30日)宣布,自年12月5日起,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为近3年来首次下调。

多位分析人士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欧洲都柏林危机持续发酵、全球金融动荡、欧洲银行举债的背景下,外汇占用金低增长或负增长将持续一段时间,央行被动投入过剩流动性的压力将得到缓解,储蓄率下调将外

渣打银行全球研究宏观经济解体师李炜指出,此次下调是适度调整,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转向。

国际市场暴跌导致的早期下调?

此次调整后,中国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分别执行21.0%和17.5%的存款率。

随着年中国货币政策从宽松到稳健,从年1月18日开始,央行连续第12次上调储蓄率。 央行主张,存款准备金工具是比较外汇流入等带来的偏颇流动性,没有绝对上限。

此前,随着储蓄率达到历史新高,许多机构预计年内不会下调。 因此,央行在这一时期降低储蓄率,让许多机构和市场人士感到“突然”,因为时点的选择很有意思。

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国际资本市场昨天的暴跌可能引发了这个时间点的提前。 “当前国际经济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国内经济前景越来越悲观、市场面临激烈反应的情况下,如果政策不及时出手,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

花旗银行的中国经济学家彭程认为,与提高利率相比,央行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地方债务平台是最优先的事项之一,因此依靠储蓄率调整流动性。 地方政府面临巨额债务,增资后负担会加重,不利于“十二五”规划的开局。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学家周浩认为,央行之所以依赖调整储蓄率的手段,主要是因为它更省钱、更有效。 年末法定存款率为1.62%,超额准备金为0.72%,但一年期中央票参考利率超过3%,以存款率调节流动性的价格更低。

持续降低是很粗略的

这次下调,是否意味着储蓄率的变化将完全转向?

巴克莱资本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认为,“在欧洲都柏林危机持续发酵、全球金融动荡、欧洲银行杠杆化等背景下,外流趋势持续,市场流动性上升,导致央行储蓄率下降。”

鲁政委也认为,外汇占款低增长或负增长将持续一段时间,基于中国货币投放机制,央行被动投放过剩流动性的压力有必要缓解,以抵消外汇占款减少带来的流动性紧缩。 此次下调,预计将向市场释放3500亿元人民币。 但是,在存款率和资本充足率这一“紧巴巴的诅咒”下,银行放贷的冲动无法大规模释放。 因此,这次储蓄率的下降,是因为信号的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存准率3年来首降 “政策转向”言之尚早”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货币政策司张晓慧此前通过理论模型和计量模型得出的结果指出,目前我国实现准备金税最大化的最优准备金率为23%左右。

据报道,今年8月底,商业银行接到央行通知,作为保证银行表外项目和证券交易业务的保证金存款,将纳入存款准备金的上缴范畴。 一位银行官员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这条新规相当于三次提高存款率,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率正好达到23%。 从这个意义上说,再往上拉空之间已经有极限了。

专家:不是货币政策转向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领域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昨天在推特上表示,这次储蓄率的下降,不应该理解为货币政策的转变。 考虑到物价仍处于高位、结构调整、房地产调控等因素,政策仍需稳健。

鲁政委预计,央行下一步调控手段将包括给予商业银行对存款利率更大的自主权,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浮动区间,但认为明年调整利率的可能性不大。

李炜也表示,此次下调是货币政策的适度调整,并不意味着各方过度宽松。 目前银行流动性弱,需要降低存款率以刺激投资者的信心和经济增长。

一位银行宏观和策略师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不可能像2008年那样全面放松。 今年10月,宏观政策开始实行微调,10月下旬四大银行出现集中信贷投放,银行间市场出现明显流动性紧张局面。 另外,种种迹象表明,11月热钱也在净流出,且财政存款回流一直没有出现,证明市场资金面持续疲软。 但是,政策是否转变,还需要在中央经济实务会议上进行评价。

标题:“存准率3年来首降 “政策转向”言之尚早”

地址:http://www.vsunglobal.com/vsgnzx/10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