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53字,读完约5分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上一张“香港保险支票在内地不能兑换,也不能从香港领取保险金。 你们有这种情况吗? ”的帖子着火了。 新闻网友说:“退款后收到的支票不能在内地银行兑换。” 目前,该贴已被浏览2.6万次以上,知乎的网友纷纷发表评论。

正如真正应该报纸的人所说,内地银行不能兑换香港保险支票吗? 直接用银行汇款的方法也不行吗?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就此向中国银行、银行等几家大型国有银行打电话,其相关人士表示:“根据相关规定,境外保险(除旅游意外险等少数情况外)的相关资金可以通过支票兑付、电汇等任何方式提取。 ”。 记者想向那位新闻记者了解投保途径、理赔流程等详细消息,但在送报之前对方没有回复。

不能支票也不能电汇。 购买香港保险单的钱会还回来吗?

内地银行不能提取香港的保险支票。 真的吗?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给中行徐汇支行打电话,该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国外的保险类业务通常不能提取。 仅限于旅行等情况,也可以发生意外保险、医疗保险的赔偿。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目前国有大型银行无法开展相关业务。

交通肇嘉浜路分店的工作人员也是同样口径,“香港保险支票的兑付是不允许交往的。 票据业务需要没有保险文字的光票。 ”。

农业银行、工业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总行的业务限制规定不确定,相关票据需要在当地业务网点了解新闻,由于当地网点不在工作日,《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无法确认上述银行的相关规定。 但是,上述反馈的银行网站新闻显示,除了支票兑付外,只要涉及海外保险相关收支业务,包括中国银行等在内的部分银行网站将不予处理。

“支票无法兑回内地,香港保险成“废纸”?事实真相来了”

事实上,上述银行网站可以实际遵循香港保单的收支限制。

近日,外管局有关人士对本外汇表示,根据现行外汇政策法规,境内居民个人出国旅游、商务活动、留学等购买人身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是服务贸易类交易,是外汇管理政策框架下允许的。

“居民个人向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对投资返还红利类保险,在金融和资本项下交易,涉及《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3号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行( lt; 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汇) 2007 ) 1号)等现行个人外汇管理政策法规尚未开放。 ”

“只要网络帖子中记载的保险符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和外汇管理部门规定的业务,就没有收支障碍。 ”

也就是说,现在大家去香港买的年金保险、终身寿险等储蓄类品种的收支不在外汇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即使是像重危机这样的健康保险,在香港的保单保额中包含分红等性质的情况下,是否算是服务贸易类交易就不好说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香港保险的加入完全受到限制。 一位香港保诚保险代理人a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在香港银行开户时,从你自己的香港银行转账到内地自己的账户(账户),不存在大额支票从内地提取的问题。”

《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制<; 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第十九条规定,“境内个人向获准经营外汇保险业务的保险经营机构支付外汇保险费的,应当持保险合同、保险经营机构支付通知书办理购汇手续。 境内个人作为保险受益人收到的外汇保险项目下赔偿或给付的保险金,可以存入本人的外汇储蓄账户,也可以汇出。 ”。

“支票无法兑回内地,香港保险成“废纸”?事实真相来了”

当然,结汇的上限是每人每年5万美元。 如何通过亲戚朋友间的汇款间接地提高个人的汇款上限,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该网友的帖子中还提到了如何在香港开设银行账户,但据报道,“开设银行账户的审核非常严格,无法开户”。

但对此,香港保诚保险代理人a表示不承认,“目前内地居民在香港开户需要内地居住说明和香港保单等资料,开立过程并不复杂。”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了解到,目前香港银行对内地居民开户类型有不同的规定,大银行倾向于开立更高的资产客户账户,中资和小银行对门槛要求较低,需要提供保单和家庭住址说明,如信用卡流水说明资料等

事实上,“香港保险支票在内地不可兑换”并不新鲜。

年4月,原保监会发布关于内地居民到香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从法律、汇率和外汇政策、保单收益、现金价值等方面进行风险提示。

同年10月,为进一步规范境外保险类商户受理境内银联卡,银联国际发布《境外保险类商户受理境内银联卡合规指导》(以下简称《合规指导》),称境内居民在境外事故、疾病等旅游。

中国香港地区保险业监管局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香港保险业实现总保费2537亿港币,比去年同期上涨7.2%。 其中,来自内地的受访者新造保单保费为223亿港币,同比减少26.6%,表明香港保单热度正在降温。

标题:“支票无法兑回内地,香港保险成“废纸”?事实真相来了”

地址:http://www.vsunglobal.com/vsgnzx/4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