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7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张建的拍摄

1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报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和威胁全球金融稳定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加。 展望2019年,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在从高速增长向优质增长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仍有可能释放出略带“灰色犀牛”的金融风险。

但是,鉴于中国经济体量大、市场大、韧性强等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有报道称,中国再市场化的方向、再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方向没有改变,没有改变。 与经济运行中的边际变化相比,要努力实现稳定就业、稳定金融、稳定外贸、稳定外资、稳定投资、稳定预期,解决稳定增长、结构调整、风险防范的关系。

回顾过去,报告指出,这几年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很大成效,遏制了宏观杠杆率的暴涨。 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经济金融风险可以控制,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展望未来,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将进一步提高,协调性、比较有效性将进一步加强,中国金融改革深度广度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步伐只会加快,不会放缓。

随着三大攻防战特别是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攻防战在“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实施政策、准确拆除炸弹”的基本政策指导下持续推进,体制机制风险逐渐得到平稳管理解决,与我国宏观经济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发表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全面判断了近几年来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状况。 报告指出,自2009年以来,特别是进入2009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调整变化。 外部不确定性的增加,使中国经济金融体系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尽管如此,在世界主要经济区块中,中国经济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水平,而且随着消除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展开,经济增长质量持续改善,供给侧结构改革在众多复杂的环境中继续前进,中国金融体系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2019年一点“灰犀牛”性质的金融风险可能仍将释放”

报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和威胁全球金融稳定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加,特别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引发的经贸摩擦,对全球以及中国的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 另外,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板块货币政策的调整,也有可能引起全球流动性紧缩,从而对新兴市场国家产生溢出效应。 在国内,我国经济金融体系多年积累的周期性、体制机制矛盾和风险日趋明显,经济运行中的结构矛盾依然突出。 调整体制机制要素需要一个过程,解决潜在风险需要一定的价格,任务依然艰巨。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2019年一点“灰犀牛”性质的金融风险可能仍将释放”

报告指出,年全国金融实务会议召开,确立了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改革快速发展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大政方针和高层框架,年底成立了国务院金融稳步发展委员会,年“两会”后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监管体制也得到了调整。 新框架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切实加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政策、产业政策之间的协调机制更加有效,以央行为核心的宏观审慎监管理念和框架逐步建立,系统性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加强。 在推进解决风险的各项政策时,金融监管部门也要充分观察,把握政策的节奏和力量,加强预期的诱惑。 年以来的一系列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宏观杠杆率暴涨势头得到遏制,金融风险总体平息,金融混乱得到初步控制,资本监管工作逐渐回归代理理财本源,债市刚性分配被有序打破,市场约束明显加强,金融机构合规性 从整体上看,我国经济金融风险可控,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2019年一点“灰犀牛”性质的金融风险可能仍将释放”

展望2019年,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在从高速增长向优质增长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些许“灰色犀牛”的金融风险可能仍会释放出来,但中国经济体量大、市场强劲、韧性强。 与经济运行中的边际变化相比,要努力实现稳定就业、稳定金融、稳定外贸、稳定外资、稳定投资、稳定预期,坚决落实,解决稳定增长、结构调整、风险防范的关系。 可以预见的是,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协调性、比较有效性进一步加强,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度广度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只会加快,不会放缓。 随着三大攻坚战特别是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在“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实施政策、准确拆除炸弹”的基本政策指导下持续推进,体制机制风险逐渐得到平稳管理和化解,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健性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2019年一点“灰犀牛”性质的金融风险可能仍将释放”

附件: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标题:“央行金融稳定报告:2019年一点“灰犀牛”性质的金融风险可能仍将释放”

地址:http://www.vsunglobal.com/vsgnzx/4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