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471字,读完约19分钟

图片来源:本公司

5月15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研讨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发表演讲。 24名委员在会上发言,以下是一些委员发言的摘要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当前,我国金融形势总体稳定,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但从调查情况来看,今后一段时期内金融风险仍容易频发,系统的金融风险压力较大。 建议:

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优质快速发展能力。 结合金融业快速发展的规律和优势,探索与优质快速发展相适应的绩效考核体系,优化“政府招商引资+市场运营”支持基础性、战术性创新等金融服务体系,宣传政府主导的担保体系建设等方法。

创新的做法稳扎稳打。 抓住结构杠杆的关键,盘踞和处置僵尸公司这个“牛鼻”,尽快完善司法处理、税收优惠、工商注销等配套政策措施; 建议积极探索国有公司母子公司联动债转股、债务转换为优先股、“偿债+债转股”等市场化债转股的实现途径。

把房地产风险的防控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反复定位“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想办法用“慢慢吹气”的方法解决房地产泡沫。 建议进一步严格执行诉求侧的管理政策,建立“时间窗口”,深化房地产供给侧的结构改革。 进一步加快完善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快速发展的相关政策机制,完全转变土地财政依托的制度方法,畅通房地产多主体供给渠道。

“怎么防控金融风险?尚福林、肖钢等13位金融大佬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这么说”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引诱非金融公司杠杆率稳步下降

无论是从杠杆率目前的水平还是历史变化来看,我国非金融公司部门的贡献都在一半以上,而且非金融公司的杠杆率问题在国际比较中也非常突出,这有周期性因素的影响和结构性因素的原因。 为了切实降低非金融公司的杠杆率,必须对杠杆率的分子方和分母方采取比较有效的措施,遵循平稳当中求进的大致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司的“杠杆化”。

“怎么防控金融风险?尚福林、肖钢等13位金融大佬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这么说”

另一方面,库存债务的压缩和新债务的减少,由分子方面进行减法运算。 一是清除占有大量无效信用资源的“僵尸公司”,防止过剩产能“一面清零,一面走出去”,循环往复。 二是重视公司的国内负债、海外运营问题。 三是继续深化国有公司改革。 四是推进社会融资结构向股权融资结构的转换。

另一方面,创造合适的宏观环境,加快供给侧结构改革,分母侧进行加法运算。 一是宏观政策必须中性适度。 不能进行强烈的刺激,也必须避免“杠杆化”的过程过于激烈。 二是提高应对新增债务的资产质量。 在降低杠杆的过程中,不仅要处理数量问题,更要重视质量问题。 同样的债务因产出的质量和利润不同而风险不同,因此债权人和债务人都致力于新增债务提高资产和项目对应的利润,从牢牢控制风险、追求规模、速度等短期行为,过渡到质量第一,利润优先

“怎么防控金融风险?尚福林、肖钢等13位金融大佬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这么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元:防范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风险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是指未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但需要地方政府承担最终偿还责任的债务。 这部分债务形式多样,透明度低,债务风险高,已经成为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灰色犀牛”。 建议:

确定边界,明确底数。 统一口径,筛选和验证隐性债务。 及时应对地方疑案,消除地方隐患,协调处理债务识别中存在的细节问题,加强检查,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可比较。

控制增量,消除库存。 必须制定解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行动计划,对政策进行分类,多项措施并行、稳妥地实施,对新增项目保持持股压力,尽快进行调整。 针对历史库存资产,研究如何成为产权,成为今天的资本。 将已完成项目的未来收益变为今天的投资,将经常国有资产的运营收入变为地方长期的综合财力。

堵住后门,打开前门。 深化地方投融资体制改革,地方人大审议批准地方举债,提高透明度和约束力。 加强预算内外的限制,严禁违反融资、变更杠杆、严格纪律的解释责任。 要加强对财力较弱的欠发达地区县基础设施的扶持,结合扶贫攻坚、农村振兴、河流整治、公用事业快速发展,增加省级财政专项补助和转移补助,采取倾斜捆绑办法。 一些项目由省承担还款责任,未切实产生马太效应,推动地区协调快速发展。

“怎么防控金融风险?尚福林、肖钢等13位金融大佬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这么说”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统一监督金融基础设施

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惊人的成绩,逐渐形成了涵盖全国性、区域性、区域性市场、网络金融新业态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与此同时,在市场间交易日益活跃、外部互联网安全问题加剧的新形势下,我国金融基础设施行业在建设和监管方面缺乏统一性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建议:

加快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 比较清算机构、金融资产登记主机机构、交易所或交易平台、交易报告库等各类金融基础设施的不同优势,制定分类统一的监管标准。 并进一步完善支付、征信等行业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标准,提高监管绩效。

完整的层级分类监管安排。 根据金融基础设施的系统重要性和业务种类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目前的要点是加强网络属性金融基础设施的监管。 必须根据网络金融整顿和长效机制建设的分工,及时进行监管,进行调整优化。

统一实施准入管理。 建议在金融业务必须挂牌经营、实质比形式重要的大体情况下,股权、期货基础设施由证券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准入,其他类型的金融基础设施由央行负责准入。 对现有的金融基础设施,进行重新判断认定,合格后颁发业务许可证,不合格时限期维修或停业退出。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房地产市场风险防范

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从总量供给过渡到供需整体平衡、结构性地域矛盾突出的新阶段、供需形势和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进一步积累了潜在风险。 当前,要加快健全长效机制对接的基础性制度,逐步调整与长效机制不相适应的政策和限制性调控措施,有效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

完善住房租赁制度。 以人口流入较多的大中城市为重点,加快培育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时间租赁市场,快速发展专业化的住房租赁公司。 研究租赁支出个人所得税扣除和租赁公司税收减免政策,将建设租赁住房的土地出让金由一次性不重复征收改为按年征收,促进租赁市场快速发展。

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 加快设立国家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居民合理住房费提供长时间稳定的低息资金支持。

完善住房金融制度。 建议重复购房首付最低线,反复差异化住房贷款政策,采取逆向调整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的方法,有效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 贯彻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严格限制资金流向投资投机性住房购买。 加强房地产开发公司土地购置资金合规审查。

扩大居住用地的供给渠道。 在权属不变、符合规划条件的情况下,积极研究非房地产公司依法取得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实施办法。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诱发金融新业态健康快速发展

互联网金融业态的更新对金融服务方法创新、社会多元化投融资诉求、金融普惠水平提高、为实体经济快速发展服务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些许不规范经营和金融违规行为。 随着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科技应用市场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建议:

加强对网络金融交易的监管。 目前,金融监管要将市场行为监管放在突出位置,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重罚损害顾客的行为,关闭金融诈骗机构将其绳之以法,让监管者“长牙”,让违法者胆战心惊。

加强对网络金融市场的监管。 使监管资源向发现风险、防范风险、处置风险倾斜。 重点处理监管部门“数据、算法和计算能力”不足的问题,财政部建议加大监管部门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的投入,从大数据的存储、清洗、脱敏、计算入手提供监管一体化大数据监管平台工程

发挥监督科学技术的作用进行正确监督。 提高监管者的技术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改进监管方法。 金融科技应用和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潮流,要求金融监管部门加快金融监管科技建设步伐,在大数据金融安全监管平台的基础上,构建数字金融、数字社会的顶层设计。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德才:夯实证券市场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防范重大金融风险

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大幅波动,股市、债市、汇市经历了“多杀共振”,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稳定。 为了消除证券市场的重大风险,夯实证券市场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必须有法律依据,通过具体措施强化“公开、公正、公平”的主线。

对任何时期的虚假上市重组行为,应当公开上溯报道、上溯处罚,鼓励比较有效的融资; 修订惩罚条款,提高虚假陈述、虚假作者及相关机构的违法价格; 规范新三板市场实际运营的注册制上市制度,提高其管理效率和能力,不要成为美国那样的粉单市场。

加大拟上市企业和已上市企业的信用建设及其监管力度,严打新闻,严惩失信行为,尽快建立对比性的还款赔偿机制和对失信人的信用惩戒机制。

明确监管部门的作用、“代表团队”基金的作用和监管行为的界限,防止胡乱行为引起的市场混乱; 国家级救市行为为方便起见,应利用危机过去后尽快退出以避免误导市场其他参与者的大数据跟踪内幕操纵行为,依法加大打击力度,提高犯罪价格。

进一步完善退市标准程序,严格依法实行退市制度,公正公平地加快关联企业退市速度,消除“僵尸企业”,进入或退出,将我国上市企业数量维持在合理的动态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几个“风险防范”需要观察的问题

根据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各级政府把系统的金融风险防控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积极开展自主检查和系统防控工作,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指导思想和错误方法,值得高度关注。 主要表现如下。

重视监管金融风险的市场绩效,不重视监管金融风险的来源。 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当地房价不稳定、市场利率不高、政府债务率不高、网络金融机构是否存在运行状况、银行放贷率是否下降等问题,只要这些方面稳定,系统金融风险基本得到抑制 关于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源认知不充分的问题,基本上是以目前金融市场上已经存在的异常现象为中心采取措施,无法彻底根治、削骨治疗。

“怎么防控金融风险?尚福林、肖钢等13位金融大佬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这么说”

重视金融市场风险,不重视实体经济行业的风险来源。 多个地方政府简单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以金融市场问题为首,防控工作也主要由金融监管部门承担,对实体经济行业蕴藏的金融风险来源不太重视。

重视金融风险的静态测算,不重视金融风险的动态演变; 重视单一行业的金融风险,不重视金融风险的传导性。 由于各种短期静态估算和情景模拟存在明显缺陷,无法预测金融市场出现异常变化对社会预期的巨大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防风风暴必须立足长效机制

当前地方债务面临的现有短期问题,需要救火补洞,更重要的是长期问题,治标治标,按照十九大提出的优质快速发展要求,加快该行业长期制度建设。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按照高质量快速发展的要求调整政绩观,不再降低gdp优先级。 扩大地方债务规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支撑高gdp增长速度。 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在潜在增长率已经下降的情况下,人为提高增长速度,必然会以超出偿付能力的规模筹集资金,加大财政金融风险。

建立地方债务全面鉴定、信用评级、向地方人大报告制度。 健全适当的会计准则、风险控制、新闻披露等制度,由第三方机构定期审核,进行信用评级。 地方债务的“借、用、还”应当定期向地方人大报告,接受监督。

将地方公益性国有资本与地方债务一起管理。 我国地方政府有国有资本,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有更大的工作空之间。 这是我们的优势和特征,但也有可能成为风险的来源。 下一步可以考虑将公益性国有资本债务管理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

切实处理地方政府和国资国企的预算软件约束问题。 除了法律规定之外,一定要以身作则,打破刚性,变卖刚性,让相关人员承担责任,在面对巨大代价的困难局面时,也要有战术决策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路总企业原副总经理卢春房:不让国有公司承担过多债务

国有公司债务率高的问题值得重视。 今年2月底,全国国有公司债务总额已经超过106万亿元。 如果负债率过高,财务费用会迅速上升,公司信用评级下降,融资困难,资金链断裂,有可能成为金融风险的导火索。 建议在公司和政府双管齐下,综合实施政策,杜绝风险。

对公司来说,是提高利润。 一是加快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瘦身”。 要建立健全现代公司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重大的投资经营决策必须按手续办理,不计入个人,造成重大决策,特别是投资决策失误。 二是大力实施管理创新。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完善以收入、损益为核心的预算目标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编制水平,推进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比较有效的融合。 三是积极推进技术创新。 四是加快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

“怎么防控金融风险?尚福林、肖钢等13位金融大佬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这么说”

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是维持资金链,一是政府在制定新政策时,要判断一点点对领域和公司的影响。 目前,房地产、煤炭、钢铁、建筑领域的负债率高,对政策的敏感度高,必须更加慎重。 二是对公司分类采取措施。 关于“僵尸公司”,最好采取其他公司的收购和合并重组措施,尽量减少破产。 对于负债率高、快速发展前景不好的公司,可以比照“僵尸公司”的做法解决快速发展前景好的公司可以通过债转股、公司债券发行、上市直接融资等方式减轻债务负担。

“怎么防控金融风险?尚福林、肖钢等13位金融大佬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这么说”

全国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行政总裁王冬胜:战胜金融风险防范攻防战

我国的金融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目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仍处于高风险时期。 面对金融风险的累积和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家在监管金融创新、弥补监管疏漏、消除空怀特、监管套期保值空之间、防范风险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此基础上,我对国家防范金融风险提出了以下建议。

加强部门间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 提高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水平。 这样既凸显了保障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又有助于通过有力的指导推进部门间的协调,弥补市场间、领域间、地区间监管不完善带来的风险,尽快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还建议在委员会下设立几个跨部门员工小组,大力支持委员会对金融业的全面监管。

“怎么防控金融风险?尚福林、肖钢等13位金融大佬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这么说”

大力提高政策透明度,有效激发市场预期。 各部委都有信息发言人制度,在政策、新闻披露和市场诱导预期方面有明显提高,但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政策、新闻披露的及时性、比较有效性和权威度。 建议权威人士定期、不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直接与市场参与机构和投资者进行信息表达,及时、比较有效地证明一个监管政策的出台背景、实施步骤等情况,从而大幅提高诱惑市场的预期实际效果。

“怎么防控金融风险?尚福林、肖钢等13位金融大佬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这么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李:吸引资金流向核心高新技术产业

随着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攻防战的推进,政府大力推动资金退出房地产炒股等虚拟投资。 这些资金如果不适当吸引,有可能打击金融市场,带来其他资产价格的暴涨暴跌。 如果能够将强大的民意支持转化为对核心高科技的长期投资,也可以兼顾金融和实体风险的解决,千百万家庭的长远利益和国家利益也将更加一致。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怎么防控金融风险?尚福林、肖钢等13位金融大佬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这么说”

发行支持高科技的长时间特别债券,以补充国家投入。 其中部分可以以可转换的优先股形式,让投资者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成功的投资项目的所有权。 这样既可以分享成功的回报,又可以提高社会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比例,降低杠杆作用。

政府在市场化运营中投资的招商基金,从它们移交给核心高科技公司。 一旦某项研发成功,政府将以低收益平价退出。 政府的让步可以提高基金的收益,增加投资热情。 并建立合理的风险补偿机制,提高国有企业承担投资风险的能力。

鼓励核心技术和应用开发公司相互持股,建立荣辱与共的生态体系。 对相应的核心技术,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其他开发机构进行辅助性应用性开发。 通过政府采购和公司对顾客采购的补贴等做法,提高早期顾客对国产技术的采用热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光大集团会长李晓鹏:防风危害宏观和微观双管齐下

结合金融控股集团的管理实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谈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认识。

从宏观上看,顶层设计必须解决四个关系。 一、抓紧解决中央和地方金融事务权的关系,建议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对金融业的统一管理,严格限制地方金融事务权,制定金融准金融机构准入和监管规则等事务权由中央统一负责; 二是要搞好混业经营与分工监管的关系,重点弥补分工监管碎片化的缺陷,以综合监管适应综合经营,加强监管统筹协调,使金融监管跟上金融实践的步伐。 三是解决生产与融合的关系。四是抓好风险防范与改革深化的关系。

“怎么防控金融风险?尚福林、肖钢等13位金融大佬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这么说”

从微观上看,金融机构需要牢固构筑四个防火墙。 一是牢固构筑战术防火墙,始终重视国家政策和市场价值,制定明确的战术目标,确定战术方向、功能定位。 二是建立体制防火墙,建立总部适度多元化、子企业专业化经营、事业部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 三是抓好制度防火墙,健全完整的风险限额、客户集中度、资本充足率等管理制度,控制财务杠杆率、领域和客户授信率,比较有效地规避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 四是抓好新闻防火墙,加强关联交易新闻披露管理,严格履行关联交易额考核要求,加强品牌数据资源整合,严格客户新闻管理。

“怎么防控金融风险?尚福林、肖钢等13位金融大佬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这么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解决地方隐性债务风险需要耐心

现在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就像冰山一样,水面下的是显性债务,水面下的是隐性债务。 隐性债务的危险性不言自明。 据地方介绍,临时市县靠高利贷支撑。 在目前的解释责任机制下,很多部门发挥着抑制隐性债务的力量,力量过大有可能会提前引爆风险炸弹。

地方隐性债务主要有债务或有债务。 产生大量或债务是由于“风险大的锅饭”体制。 按照“开前门堵后门”的思路改善地方政府的性债务后,仍在大量或有债务发生,这说明“风险大的锅饭”体制依然存在。 一是因为事权太沉,财政责任不明确。 二是缺乏财政风险判断机制;三是面对上级政府的政策、标准等诸多不明确性,下级政府无法形成稳定的预期时,采取机会主义的方法行动,隐性债务是其产物。

“怎么防控金融风险?尚福林、肖钢等13位金融大佬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这么说”

不是债务等于风险。 风险是债务资金的采用效率低下。 要防范隐性债务风险,短期内必须控制增加值,保持债务规模和偿债能力的平衡。 从中长期来看,重要的是动用债务资金。 具体而言,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债务管理不能“紧急刹车”。 二是盘点资产负债,分类编制可变资产负债表三、编制地方投融资项目规划,努力精准融资、精准建设、精准风险控制四、防范隐性债务风险应结合经济形势、国际环境的一些变化加以考虑

标题:“怎么防控金融风险?尚福林、肖钢等13位金融大佬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这么说”

地址:http://www.vsunglobal.com/vsgnzx/4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