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3字,读完约3分钟

◎经过记者刘灿邦

71人发生副作用,目前18人独眼失明。 天津晶明问题产品的事情仍在发酵,引起舆论和市场的关注。

近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企业(以下简称天津晶明) )相继对此做出回应。 4月9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宣布起诉天津晶明,但该公司12日在官网通报称,全面停止眼用全氟丙烷气体的生产销售,企业银行账户被法院冻结。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观察到,天津晶明间接控股的远大医药( 00512,hk )于年1月投资1.413亿元收购天津晶明73.3%的股权,看中眼用全氟丙烷气在国内的垄断性。 目前,这种独家产品陷入药品不良反应的浪潮中。

根据相关公司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最近公布的情况,专家会议表示,全氟丙烷( c3f8 )气体存在质量问题。

有问题的产品还没有替代品

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逐步施行眼底手术的患者出现了眼内副作用。 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后,为批号15040001的眼用全氟丙烷气确定了原因。

年7月9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就上述不良反应出台紧急文件,要求全国停止销售这一批次的眼用全氟丙烷气。 年7月3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天津晶明共完成8632箱眼用全氟丙烷气的召回。 检验结果表明,上述产品的“含量”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 根据检测结果,相关部门对天津晶明立案调查。

副作用发生后,根据天津晶明官网发布的通报,该企业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的要求,全面停止了眼用全氟丙烷气的生产和销售。 目前,患者和医院提起诉讼,法院冻结天津晶明的资金账户,实施财产保全。

据一家国内二医院眼科医生介绍,眼用全氟丙烷气是相关手术的必须品,目前没有替代产品。 据该医生介绍,国内医院很少使用进口的眼用全氟丙烷气。

1亿4000万美元的“垄断产品”收购陷入泥潭

眼用全氟丙烷气是天津晶明唯一的国内制造商。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为此查阅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网站医疗器械数据,发现国产仪器中,眼用全氟丙烷气共有4支记录,均为天津晶明生产,最早批准日期为2008年11月24日。 根据最新的注册新闻,该公司的产品规格有15ml和45ml两种,适用于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剥离等眼科手术。

在上述网站的进口机器中,没有发现进口眼用全氟丙烷气体的记录。

记者于2012年12月22日阅读其控股公司远大医药年报时,当天宣布远大医药将以1.413亿元的价格收购天津晶明股份,理由为“部分产品在中国为独家产品”,列举的产品包括眼用全氟丙烷气, 年1月,收购计划最终落地,远大医药最终持有天津晶明73.3%的股份。

据年远大医药发布半年的新闻报道,截至去年6月30日,天津晶明为远大医药带来了2070万元的销售额,天津晶明的毛利率为75.4%。 然而,经过下半年问题产品风波,截至年底,天津晶明为远大医药创造的年收益为2750万元。 目前,包括眼用全氟丙烷气在内的3条仪器生产线停产,对天津晶明的收益影响明显。

收购完成才一年多,受此副作用的影响,天津晶明对远大医药的业绩贡献还是个未知数。

值得观察的是,远大医药作为天津晶明的间接控股公司,至今仍未公开新闻。 记者以前就此事向远大医药发了邮件,但直到发消息时才得到答复。

(实习生赵天宇对本文也有贡献) ) ) ) )。

标题:“气体致盲事情发酵:远大医药遇并购黑天鹅”

地址:http://www.vsunglobal.com/vsgnzx/7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