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722字,读完约12分钟

经过实习记者冯彪

1978年10月,四川气温开始凉爽,但宁江机床厂的部分员工收到了份额外的温暖。 除去工资,他们破天荒地拿了一点奖金。 对这家工厂来说,除了奖金以外,还有另一件重要的事情。 获得了本公司产品的贩卖权。 在随后的四个月里,这家工厂接到了1400台机床的订单。 在随后的几年里,这家工厂的业绩上升,1981年的资金利润率比1979年增长了77%,劳动生产率增长了37.7%。

“国企改革35年演进史:离政府渐远,离市场渐近”

当时的员工从1980年的《国营工业公司利润留成试点办法》开始,就兼顾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风雨,争论层出不穷,但可能并不认为没有停滞过。

80年代放权让利、政企分开,搞活国企90年代试行以股份制为核心的现代公司制度2003年以后,至今国资委履行国资出资人职责,围绕完整的国资监管体系核心推进改革,目的是提升和加强国有公司的价值。 本轮改革将设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企业,行使股东职责,在分类的基础上,以管理资本为中心推进改革。

回顾国有公司35年的改革车辙,中国公司联合会研究部主任邓玉峰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其中可以看到三条主线。

“根本的是,要朝着建立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的目标,确立国有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 第二条是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的变革,从最初的政府直接管理公司,到政企分开,再到以现有管理资本为中心的间接管理。 第三条线是通过规范的管理机制处理公司的内部运行问题。 ”邓玉峰说。

国有企业市场的主体地位逐渐明确:“请解放我们”

1978年改革开始的时候,现在的国有公司也被称为国营公司,政府负责直接掌握公司人的财产、生产供销。 管理僵化,效率低下,员工积极性不强,国有企业改革迫在眉睫。 继四川之后,国有企业改革在全国许多方面开花结果。 1979年5月,首都钢铁企业、天津自行车厂、上海柴油机厂等8家公司进行了扩大公司自主权的改革试点。 有些公司试行利润承包制度,在分配中试行“留存利润”、“盈亏承包”、“代纳税、自负盈亏”等形式。

“国企改革35年演进史:离政府渐远,离市场渐近”

1984年,福建的55位厂长发表了“请不要被我们束缚”的呼吁书。 文案说:“现在的体制框架束缚着我们的手脚,公司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没有活力。 ”。 此后,厂长的责任制应运而生。 随后,一些国有企业开始尝试将承包制、租赁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等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形式。

这些改革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但在随后的几年里,国有企业的业绩依然不如预期,特别是与刚进入中国的外资相比,缺乏竞争力,与新兴的乡镇公司相比也缺乏效率。 而且,一旦支出和投资过热,宏观经济形势恶化,政府部门的紧缩政策又收回了下放的权利,这也造成了一个乱七八糟,很快就会死的怪圈。

“国企改革35年演进史:离政府渐远,离市场渐近”

邓峰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这一阶段的放权激活没有触及体制层面的根本问题,只是通过频繁的政策调整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进入90年代,国有企业亏损问题依然严重。 有资料显示,当时近三分之一的国有企业亏损,另有三分之一的国有企业不赚钱。 如何提高利润成为当务之急。 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国有企业改革也转移到了更根本的全制水平。 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合并、重组、破产、出售逐渐迎来高潮。

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厉以宁呼吁推行股份制。 十四大报告指出,股份制有利于政企分开、公司经营机制转变、社会资金积累。 到1992年,全国股份制试点公司迅速发展到3700多家,其中92家在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

股份制改革在形式上向现代公司制度迈出了一大步,但国有股一股大、众筹虚置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仍未得到处理。 此时,国有企业私有化,将产权赋予人民的呼声日益高涨。 国有企业通过出售或管理层收购( mbo )等方式转移到民营所有或控股公司。 在广东省,美通过mbo从集团公司变为民营,tcl通过增量改革从市有公司变为民营资本控股公司。

“国企改革35年演进史:离政府渐远,离市场渐近”

原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主任卫祥云表示,这项改革使国有企业有机会强身健体,幸存的国有企业大多集中在自然资源垄断行业,效率有了一定提高。

但是,这种方式的改革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是否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疑问。 香港学者郎咸平在题为《绿色科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上狂欢》的演讲中,质疑库希纳塔军队在收购活动中流失国有资产,将争论和质疑的声音推向了高潮。 此后,mbo基本停止,改变所有制形式的改革基本停滞。

国资委掌舵的十二年:“不是你调的,是我调的”

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的成立,在国企改革道路上具有分水岭意义。 国资委扮演国企出资人的角色,承担对国企的监管职责,负责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国资委的成立处理了以前“九龙治水”的问题,国资委集中了国企的监管权力。 ”邓玉峰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说:“另外,国资委的成立,意味着我们对国有公司的了解发生了变化,不仅管理公司,而且管理资本的概念开始出现。”

面对当时国有企业私有化的争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首任主任李荣融表示,上任不久,无论国有企业如何变化,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都不会改变,196家中央企业永远不会私有化。 截至目前,国资委已经掌舵国有企业12年,在这12年中,国资委一方面推进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建设,加强监管,另一方面通过整合重组大力加强国有企业。

“国企改革35年演进史:离政府渐远,离市场渐近”

国资委成立之初,在国有独资中央企业中建立了董事会制度,宝钢集团等成为我国中央公司中第一家规范化的企业董事会公司。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企业执行董事兼总裁陈久霖在期货市场投机,可能导致企业亏损5亿5000万美元,对国有企业较为有效的监管引起了高层的重视。 此后,独立董事、监事会等机构也逐渐完善。

“国企改革35年演进史:离政府渐远,离市场渐近”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国资委向全球公开招聘国企干部,首次打破国企干部行政任命的方法,通过公开招聘竞争,有7名干部担任国企管理层,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有数十名公开招聘干部为国企带来了新鲜血液。

在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加强方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两年内,必须让中央公司成为各行业的领头羊。 送不到的人请趁早找对象。 否则,一定要调整。 不是你调整,是我调整! ’李荣融曾经这样宣布。

李荣融的话回响着,10多年来,中央企业从196家集中到现在的110家。 但是,央企资产总额迅速增加,从7.13万亿增加到年的35万亿,税后利润从3006亿增加到年的1.3万亿。 今年全球500家公司中,中央企业的数量增加到了47家。 从资产的绝对数量来看,国资委成立12年来,国有公司特别是中央企业取得了巨大的增长。

中央企业率先试水:分类分层改革变得更接地气

无论是90年代以mbo为典型的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转型的激进方式,还是从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加速了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改革,这两次典型的国有企业改革都是对现有观念和国有企业低效体制的突破,极大地释放了民营资本的活力。

在国有企业高涨奋斗的情况下,“垄断”、“国进民退”、“与民争利”受到质疑。 近年来,大量国资进入高收益的常规竞争产业并得到加强---房地产爆炸时,许多大型国企都要求将房地产认定为自己的本职工作。 煤炭最火的时候,山西进行煤炭重组合并,国有企业全面接管民营煤炭公司。 由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不平等的金融资源、土地资源、政策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特点,不断越界。

“国企改革35年演进史:离政府渐远,离市场渐近”

硬币的另一面是,与民营公司相比,尤其是在竞争行业,国有公司的效率很低。 根据中国公司联合会2008年8月22日发布的《中国公司500强快速发展报告》,中国公司500强中有293家国有公司在收入、资产、利润、税收等方面占80%左右的份额,但净资产收益率低于民营公司4.57个百分点。 同时,研究机构表示,扣除国有企业在贷款、土地租金等方面获得的优惠后,国有企业的利润率更低。

“国企改革35年演进史:离政府渐远,离市场渐近”

近年来,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国有公司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利润下降和损失。 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国有公司利润比去年同期扩大到2.3%。 同时,在钢铁、水泥、煤炭等领域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这些领域的国有公司很难扭亏为盈。

中国公司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认为,我国国有企业大多分布在传统型产业中,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部分,战术性新兴产业比重较低。 领域集中度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至今为止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战术定位缺乏明确性和指向性,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不明显。

“国企改革35年演进史:离政府渐远,离市场渐近”

他认为,未来的国有企业将根据职能分为四大类。 一是纯公益型公司,如军工、粮盐等国有企业,首要目的是为社会服务。 包括第二类纯市场类公司、汽车、电子等,首要目的是盈利,石油、电信等以公益为主,市场为辅; 第四类以市场为主,公益为辅。

自去年以来,始于南北车合并、中远系和中海系的摇杆改革,国有公司改革的第一条路已经是山俄。 国金证券认为,中央企业整合的逻辑之一是高铁、核电等高端装备等沿“一带一路”的外伸战术,另一个是航运、建筑、电力、铁路、钢铁等产能过剩领域。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方向到“三个有利”标准,从年启动“四个改革”试点到南北汽车合并,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提前落地,到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就绪,到顶层设计。

走这条路,以国营公司、国有公司、政企分开、股份制、现代公司制度、管理资本为主……邓玉峰先生不无感叹,30多年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各阶段的改革又对下一阶段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 并且,还发现国有企业改革远离政府,从市场渐进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向:

1980年,《国营工业公司利润保留试行办法》出台

1982年,发表了《国营工业公司全面维修决策》

1983年,国务院批准《关于国营公司利改税试点办法》

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公司自主权的暂行规定》

1985年,《公司破产法》草案试行

1987年,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成为“公司承包第一人”

1991年,山东各城市探索国有企业产权实验,以股份制、股份制等形式将国营或集体公司出售给个人

1992年,国务院发布了《全民全部制工业公司经营体制转换条件》

1994年,《企业法》正式颁布

1996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表《抓住大的,把小的变小》

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公司改革与快速发展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2年,十六大指出要继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公司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出台

2003年,中央企业首次向世界公开招聘高级管理层。

2004年,国务院国资委在宝钢等央企进行了董事会试点

2007年,中央企业开始支付部分利润

2008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关于履行中央公司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2009年,《公司国有资产法》施行

年,《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探索实施公益性和竞争性国有公司的分类管理。”

年,国务院国资委发表了《关于积极引进民间投资进行国有公司重组的指导意见》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快速发展混合全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年7月,国资委推出“四个改革”试点央企

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央管理公司负责人报酬制度改革方案》

年6月5日,深改组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党在深化国有公司改革中多次领导加强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

年7月17日,习大力考察了东北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有利”标准

标题:“国企改革35年演进史:离政府渐远,离市场渐近”

地址:http://www.vsunglobal.com/vsgnzx/7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