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731字,读完约22分钟

编辑

合生元等6家奶粉公司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共计被罚款约6.7亿元。 罚单会导致产品价格和“低头”,但你能放下客户的顾虑吗?

2008年以来,国内客户似乎希望购买低价的放心奶粉。 地位高的“海上奶粉”近年来也频繁暴露出“质量之门”; 低落的国产奶粉崛起之路还很长,价格也渐渐不便宜。

发案委员会的反垄断不是一阵风,必须常态化监督管理,公司不能做改变包装、减少分量等小聪明的事情,质量监督部门必须负责防止有问题的奶粉进入孩子们的奶瓶。 只有在多管齐下严格执法,才能让顾客买到低价的放心奶。 像奶粉一样,其他领域也一样。

经记者金微原金出生于北京

昨天( 8月7日),国家发改委对共生元等6家奶粉生产公司开出了我国反垄断史上最大的罚单。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局今年3月接到奶粉公司涉嫌价格纵向垄断通报后,开始调查。 调查小组曾经遇到公司故意隐瞒资料、提供虚假资料等困境。 最后,执法部门搜索了一家公司的电脑,从删除的邮件中恢复相关资料,确定公司提示员工控制经销商转卖价格,并发现了公司违反反垄断法的证据。

“乳企6.7亿罚单背后:被删邮件露马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改委与不同公司相比采取了差异化的处罚战略。 其中,共生原处上一年度销售额6%的罚款为1.63亿元,另外,对美赞臣、多美滋等企业品牌也分别处以不同的罚款; 惠氏、拜因米、明治三家公司配合调查,提供重要证据,积极主动纠正,因此免除处罚。

删除邮件以找到证据

据悉,从5月开始,发改委价格监管局派出26个调查小组,300多人陆续到相关公司正式调查。

被调查的公司包括共生元、美赞臣、多美滋、雅培、富仕兰、恒天然、惠氏、拜因米、明治等。 最终,国家发改委发放了约6.7亿元的罚单,虽然金额不小,但公司都表示要予以甄别处罚。

发改委价格监管局将这些调查公司分为四类,不能积极配合调查,包括违法行为严重不能积极改善,但可以积极配合调查,主动提供可以纠正的情况,并加以改善。 由于合作程度不同,最终各家的命运也不同,也有支付巨额罚款的人,但由于像惠氏、拜米、明治那样积极合作进行了调查,得以“幸免”。

发改委价格监管局负责人表示,这些公司中合作程度略有不同,部分公司很快报告了相关情况,部分公司拒绝调查。 他表示,在调查小组调查上海某关联公司的过程中,调查小组于上午9时进入,至晚上8时多提取了部分资料,但业务人员始终拒绝调查。

这些企业广告主要涉及纵向价格垄断,业内人士表示,纵向垄断涉及上下游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上游经营者对下游经营者的管理有时可以从合同中看出。 如明确规定,经销商必须以一定的价格销售。 否则采取罚款、停止供货、终止合同等措施。

由于一些公司的行为非常隐蔽,调查员经常从经销商和超市获得新闻。 上述负责人表示,调查人员从数千份资料中向相关销售人员反复调查、核查和核实后发现了非法证据。 另外,调查公司故意隐瞒资料,提供虚假资料,也给调查执法带来了很大困难。

上述负责人还介绍说,一家公司在某一年把合同修改得很干净,所以调查人员进行时没有这样的问题。 “实际上通过经销商得知,这家公司也存在抑制经销商转售价格的问题,所以我们第二次去的时候,搜索了那台电脑,从删除的邮件中恢复了相关资料。 ”

调查小组发现,回复的邮件有这样的复印件,提示员工抑制经销商转卖价格违反了中国的反垄断法。 “我知道这明显违反了法律。 当我们把这个展示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什么也说不出来,即使承认违法也要承认惩罚。 ”

惩罚是与众不同的

与以往不同,此次发改委开具罚单的6家奶粉公司未统一处罚,而是对各公司不同情况进行比较解决。 此次罚单表明,各公司对反垄断调查的态度成为评价标准。

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时建中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反垄断处罚的最大优势在于差异化,实际上是反垄断法中规定的,关于具体定量,需要考虑对顾客的损害程度和公司的合作程度来决定量刑。

发改委昨日表示,对违法行为严重、无法积极改革的广州市合生元生物制品有限企业处以上年度销售额6%的罚款,为1.629亿元。 对不能积极配合调查,但可以积极纠正的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企业处以上年度销售额4%的罚款,为2.0376亿元。 发改委对配合调查、可以自主改革的多美滋、雅培、富仕兰、恒天然等公司分别处以1.7199亿元、0.7734亿元、0.4827亿元、0.0447亿元罚款。

“乳企6.7亿罚单背后:被删邮件露马脚”

除上述处罚外,发改委对其他三家公司免除了处罚。 据发改委认为,惠氏、拜恩米、明治乳业3家公司因积极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垄断协议签订情况,提供重要证据,积极改善,避免了处罚。

事实上,我国2008年实施的反垄断法第46条中明确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签订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以上一年度销售额的1%以上10%以下的罚款。 尚未实施达成的垄断协议的,可以处以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史际春对记者说,处罚力度的关键是看公司垄断行为对市场竞争的损害程度。 他说,这次奶粉领域的竞争是纵向竞争,是上游对下游的控制,但年初发改委对液晶屏领域开出的罚单属于横向竞争范畴,是几家公司不合作竞争造成的垄断,因此发改委的处罚力度和方法不太一样

垄断禁止常态化

此次奶制品调查公司没有突然袭击,而是根据通报对联合生产厂家等多家奶粉公司进行了反垄断调查。

除了奶粉公司,今年以来,发改委就多项领域展开反垄断调查,多位行业专家向记者表示,国内反垄断已经朝着常态化方向快速发展。 今年年初,发改委对包括三星、lg在内的6家海外公司开展了液晶面板价格反垄断调查,最终经济制裁总额达到3.53亿元。

随后对茅台和五粮液两家白酒公司进行了反垄断调查,最终茅台被罚款2.47亿元,五粮液被罚款2.02亿元。 之后,发改委还与房地产领域、黄金珠宝零售业进行了比较调查。

“希望今后反垄断将常态化。 ”国际春季认为,《反垄断法》实施五年来,反垄断部门必须有认识的程序,无论从组件还是人员配置上,都需要提高认识水平,此后,反垄断将常态化。

垄断风暴席卷奶粉行业6家6亿7000万元的罚单创下纪录

经过记者郭梦仪从北京出发

昨天( 8月7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开出乳制品领域第一张反垄断罚单。 合生元、美赞臣、多美滋、雅培、富仕兰、恒天然共6家公司被罚款6.6873亿元人民币,其中广州合生元违法行为严重,未能积极纠正,被罚款上年度销售额6%,共计1.63亿元。 美赞臣不能积极配合调查,但可以积极纠正,罚款上年度销售额的4%,为2.04亿元的多美滋、雅培、富仕兰、恒天然均为上年度销售额的3%,金额分别为1.72亿元、0.77亿元。 积极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垄断协议签订情况,提供重要证据,积极改革的惠氏、拜米恩、明治乳业被发改委免予处罚。

“乳企6.7亿罚单背后:被删邮件露马脚”

6亿7千万人抑制不正当竞争

发改委表示,证据资料显示,有关公司对下游经营者采取不同形式的转售价格维持,存在固定转售商品价格或限定转售商品最低价格的行为。 具体措施和手段因各公司而异,第一包括合同约定、直接罚款、变相罚款、退还扣除、限制交纳、停止交纳等。 这些措施和手段具有惩罚性和约束性,下游经营者不按相关公司规定的价格或限定的最低价格出售将受到处罚。

“乳企6.7亿罚单背后:被删邮件露马脚”

乳业专家宋亮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反垄断调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方面企业广告主动降价,五大企业品牌平均降价1成左右。 其次,发挥了一定的威慑作用。

但仅靠反垄断调查是不够的。”宋亮认为,政府应加强对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长期监管,以确保市场保持健康、竞争有序的快速发展。

进口奶粉的主导结构很难改变

公开资料显示,从2008年“三聚氰胺问题”至今,进口奶粉平均涨幅超过60%,其中具有相同企业品牌、容量的进口奶粉较多,国内外价格相差超过两倍。

价格上涨的同时,进口奶粉的市场份额也大幅增长。 根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进口奶粉的市场占有率从2008年前的30%左右上升到了现在的60%以上。

宋亮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采访时表示,进口奶粉价格近期“顺风”,经常抱团涨价,这是此次改革委员会反垄断调查的首要原因。 据此,进口奶粉的涨价战略通常是一家公司的涨价,由于几家公司在跟进,进口奶粉的价格经常在上涨。

宋亮还表示,由于中国奶粉市场的顾客对进口奶粉仍然“一边倒”,进口奶粉主导的市场结构不可能很快改变。 政府将来应继续加强对进口奶粉公司的监管。

垄断途径

大型乳业公司跨级操纵下游轮流坐庄加价

经记者孙卫涛郭梦仪从北京出发

外资乳业到底是如何操纵价格的呢?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和调查显示,一罐奶粉由奶粉公司发货,往往经过几级代理商到达零售终端,最终直接面向客户。 一些外资奶粉公司通过跨级操纵市场、“威压利润引导”经销商、轮流提高价格来控制整个销售体系,最终达到抑制奶粉价格的目的。

跨界操纵市场价格

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局方面表示,关联方在经营活动中实行了纵向价格垄断。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刘铭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纵向垄断案件中,上游经营者对下游经营者的控制可以从合同中体现出来。 如明确规定,经销商必须以一定的价格销售。 否则采取罚款、停止供货、终止合同等措施。 在实际市场中,上游公司还可以对经销商的降价采取相应的警告、抵扣返利、限制供货等处罚措施来维持市场价格。

“乳企6.7亿罚单背后:被删邮件露马脚”

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的赵占向记者解释说,公司通常有权在产品出厂前规定自己产品的价格,但如果公司干预经销商的售价和终端市场的价格,则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例如,一些公司会给出建议零售价,但这个建议零售价往往会变成必须执行的价格。

为了更轻松地控制整个连锁最终环路的终端零售价格,外资奶粉公司有时会直接越过经销商与零售终端商谈价格。

上海一家零售公司的负责人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许多强势奶粉企业品牌自己聘请销售经理,与零售终端直接谈价格,谈完后供应商开始配送,供应商只负责配送和促销。

“而且在谈价格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发言权。 因为人们是强势的企业品牌,我们的地位不平等。 否则,你有本事就别卖他的东西。 但是不行。 因为客户承认了这一点。 ”上述零售公司的负责人无奈地说。

“胁迫利益诱导”经销商

在某外资乳业公司工作的管理者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通常从制造商到经销商、零售终端,都事先计划好了各个环节应该赚多少钱,制造商一定要控制好各个环节。

“只是有些公司控制不好,终端市场价格看起来混乱,有些公司控制得好,价格看起来统一,比如共生源对零售终端的价格控制得好。 ’这位管理员说。

据公司报道,在相关乳业企业的实际管理中,对低于期望零售价的经销商给予警告、威胁合作中止、限制或停止供货等一系列处罚手段。 经销商对企业的价格政策表示:“不完全服从,就无法获得销售回报; 当发现经销商擅自打折销售时,一家相关公司发出了停止供货的警告。

高压,外资乳业企业也通过降低批发价格,为渠道提供补贴、返利等各种支持,并以高额利润牢牢听从经销商的指挥。

在这样的“威压利润引导”下,这些外资企业品牌的奶粉公司和经销商组成了优势共同体。

据昨天的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受这一垄断行为的影响,我国配方奶粉的渠道费用高达20%~40%,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4%~14%。

默认是轮流坐庄涨价

除了通过控制整条链条的销售来控制奶粉的价格外,这些外资乳业企业之间也因为多年的默契而轮流坐镇涨价,不断提高奶粉的价格。

乳业专家宋亮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一些外资乳业企业利用客户不合理的心理,逐渐达成默契,每年轮流上调婴幼儿奶粉价格,往往一家上涨,另有几家开始跟进。

例如,年6月,惠氏、雅培等外资企业品牌奶粉涨价约10%,时隔半年,惠氏再次宣布涨价8%左右。 随后,年5月,雀巢、美赞臣等国际乳业巨头再次上调了国内市场上部分奶粉产品的价格。

对于进口奶企业的上述集体涨价行为,刘铭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认为,可以定义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他们涨价的理由,如产品升级、原料上涨等,对一些行业的人来说只是借口。

发改委反垄断局调查第二处长徐新宇在央视采访中表示,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奶粉价格平均上涨30%左右,约为三分之一,但原料奶变化不大。

赵先生说,基于这种默契,轮流坐在村子里涨价,实际上也是操纵价格的垄断行为,但看起来很隐蔽,不容易取得证据。

罚单促进“扁平化”

乳业专家王丁棉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发改委发放罚单表明,公司为了维护利润,有可能促进1~2级渠道商的砍掉,减少对经销商的支持,收回部分利润并贴上罚款

北京雅培一级经销商张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雅培各渠道商家利润不多,不到一罐奶粉销售额的10%。

一家国产奶粉北京经销商向记者证实了张先生的说法。 他说,与进口奶粉的利润相比,国产奶粉的渠道运营商的利润越来越多,从10%到20%。

但是,根据上述国产奶粉经销商的说法,进口奶粉的渠道业者平均每罐利润少,但是销量大,“薄利多销”。 国产奶粉很难卖。 因为这个渠道业者的每罐利润会多一点,所以想提高经销商的积极性。

王丁棉说,进口奶粉渠道费用过高是因为渠道水平过高。 虽然各渠道利润少,但由于奶粉的销售渠道整体呈阶梯状扩展,产生了累积效应,渠道费用增高。 根据王丁棉的例子,每罐奶粉的出厂价通常在100元以下,但渠道商至少有3级。 一些企业品牌奶粉的渠道商有5级,每个渠道商加价10%左右销售产品,加上卖场10 %-20 %的利润,奶粉的价格就会上涨。

“乳企6.7亿罚单背后:被删邮件露马脚”

王丁棉预测,如果无法将价格转嫁给顾客,公司很有可能借此机会砍掉1-2级经销商以减少对经销商的支持,收回部分利润以弥补罚款,从而维持公司的利润增长。

公司的态度

接受放弃处罚的申诉

经记者赵陈婷从北京出发

备受瞩目的奶粉公司反垄断调查结果于昨天( 8月7日(终于公布),共生源等6家奶粉公司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被罚款约6亿7000万元。

据《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介绍,对公司的处罚结果于8月6日早晨分发给公司,待公司进行相关反馈后统一公布。

此次吃了2亿4000万元罚单的美国赞臣方面确定不打算对此进行答辩。 据该企业对外事务部负责媒体服务的杨韵介绍,7月16日,美国赞臣表示,将该公司主要产品的出厂价格下调7%至15%,受到此次处罚,未作辩驳的准备。 该公司的产品暂时不涨价。

被罚款1.63亿元的共生源方昨日表示,作为企业完全子公司的广州市共生源生物制品有限企业决定放弃申请行政复议和提交行政诉讼,并及时支付上述罚款以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处罚决定。

多美滋、雅培、富仕兰(美素佳儿)、恒天然4家公司汇总后被罚款上一年度销售额的3%。

根据被罚款约0.77亿元的雅浦方面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提供的声明,企业同意积极配合中国政府的相关调查工作,并支付罚款,与发改委一起处理相关问题。

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企业和恒天然集团也接受了发改委的处罚决定,表示将实施相关整改措施。 财兰的一位媒体联络官回答说,企业承认并接受罚款处罚,将进行相关整改。

此外,惠氏、拜恩米和明治乳业最终被免除处罚。 惠氏(中国)宣传部长曹敬衡表示,企业尊重发改委的相关决定,将继续履行此前公布的降价承诺。

另一方面,贝因美目前收到了发改委的《行政处罚豁免决定书》,承认存在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 企业立即履行承诺,停止实施达成的垄断协议。

明治乳业方面表示,明治支援改革委员会的调查将履行社会义务。

行业观点

3公司的罚款豁免被指出恒天然447万罚款是“象征性的”

经记者赵陈婷郭梦仪从北京出发

对美赞臣、合生元等6家奶粉生产公司的价格垄断行为决定处罚的,发展改革委积极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有关签订垄断协议的情况,提供重要证据,对积极改革的惠氏、拜因米、明治免除处罚。 另外,作为中国原粉市场份额最大的公司,恒天然的罚款只有447万元。 发展改革委员会的差别化处罚引起了争论。

免罚公司都降价过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逃过罚款的惠氏,拜恩米市场占有率不低。

根据ac尼尔森《年度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报告》,中国全年共销售婴幼儿奶粉385亿1800万元,其中惠氏和拜因米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1%和8.7%,排在第三和第四位。 占据这样份额市场的惠氏和拜恩米氏为什么能免于罚款?

拜因米发表声明称,企业于8月6日收到了发改委的《行政处罚豁免决定书》。 根据政策决定书的规定,考虑到企业主动向发改委报告签订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发改委的政策决定对企业免除行政处罚。

北京市律协竞争与反垄断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魏士庒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发改委此次开出的罚单是首次在纵向价格协议反垄断中被慷慨采用,这与欧美反垄断法在实践中仅用于横向价格协议反垄断的宽大不同。 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发改委自身对执法的信心。

发展改革委还解释说,免除3家公司的处罚,是因为积极报告有关签订垄断协议的情况,提供重要证据,积极改善。

7月2日,拜恩米宣布“将积极协助九部委奶粉领域的整治”,并采取紧急降价措施。 此后,惠氏表示积极配合反垄断调查的主要产品降价平均下跌11%,其中单品最高降价幅度达到20%。 明治乳业也接受了反垄断调查,宣布降价。

但是,一位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目前业界对惠氏、拜因米、明治提供的“重要证据”知之甚少。 在反垄断方面,这9家奶粉公司有责任,但结果大不相同,可能会引起处罚公司的不满。

“象征性”惩罚恒天然?

另外,恒天然此次收到的0.04亿元罚单在业内也被视为“象征性”。 这家企业今年年初被检测出“双氰胺”后,因肉毒杆菌的事而备受青睐。

乳业专家王丁棉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认为,此次发改委只是对恒天然的象征性处罚。 恒天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很大,但在价格上是透明的,产品都是国际公开招标买卖的。 因为这个处罚力度不及前几位。

关于在市场中被视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问题,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铭律师向记者解释说,法律上没有定义。 因此,恒天然能否说“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定义的弹性非常大。

王丁棉认为,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第18条,恒天然在“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并由市场主导”上多少会“被推到边缘”。 因为这个发改委可能基于这些进行象征性的处罚。

舒祥:奶粉反垄断防止新配方吸引顾客的目光

◎舒圣祥

8月7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共生源等6家奶粉公司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被罚款约6亿7000万元,成为我国反垄断史上最大的罚单。 惠氏、拜因米、明治三家公司配合调查,提供重要证据,积极主动纠正,因此免除处罚。

这项奶粉反垄断调查始于外国产奶粉价格大幅上涨,香港开始限制奶粉购买的时候,终于恒天然肉毒杆菌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许多外国产奶粉相关公司都迎来了召回的日子。 时间点的特殊让这次调查有了别的意义。 这一时是指外国产奶粉的价格垄断,是因为客户对国产奶粉的不信任; 现在的事实表明,外国产奶粉也不一定有质量保证。 因此,雅普一边知道有问题,一边要求恒天然保密。 现在客户更加迷茫了。 如果连洋奶粉都不可靠了,给宝宝喝什么好呢?

“乳企6.7亿罚单背后:被删邮件露马脚”

一个被价格垄断杀死,另一个质量没有保障,有毒。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公众当然喜欢选择前者。 现在的麻烦是,如果被宰杀的是失火地点的小偷,那么屠宰者也不会重视产品的质量。 相反,如果质量与橡子背道而驰,价格相差很大,自然会越来越不公平。 奶企业通过合同约定、价格控制等方式实施价格垄断违法行为,当然要站在重罚客户的立场上,最在意的还是,6亿7000万的罚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乳企6.7亿罚单背后:被删邮件露马脚”

有人问6亿7000万美元的罚款最终会去哪里,其实与其讨论这个,不如研究一下这6亿7000万美元的罚款会不会从羊身上出来。 很明显,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 不管是间接涨价还是质量下降,乳业者手上都有很多“挽回损失”的卡片; 特别是在这样畸形的奶粉市场,客户几乎失去了合理选择的机会,“两害相权取其轻”。 对于哪一个受害较轻,评价因客户而异。

“乳企6.7亿罚单背后:被删邮件露马脚”

发案委员会开始反垄断调查后,各乳企业纷纷宣布降价。 这应该是反垄断调查能给顾客带来最大利益。 事实上,惠氏和拜恩米等公司同样虽然有价格垄断行为但免于处罚,是因为他们很合作,刚被调查就宣布降价。 现在,因反垄断调查而引起的奶粉降价热潮,国民们担心到底能管理多久。 这恐怕不乐观。

对于免除惩罚的惠氏来说,前几天发售了“新配合产品”。 价格与反垄断调查前的旧配方产品一致。 惠氏此前承诺降价的“复制游戏”就这样展现在了顾客面前。 为什么要将降价范围特别定义为“市场上现有的产品”?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新配方的新包装是奶企业涨价的惯用环境。 只有在遭到反垄断调查后,配合调查暂时宣布降价,才能免受惩罚。 学完“这一招”后,有人会真的做反垄断调查吗? 无论如何,风头过后,马上发售新配方的新包装就可以涨价。

“乳企6.7亿罚单背后:被删邮件露马脚”

发改委开了6亿7000万元的罚单,价格是那个价还是那个质量,客户唯一能看到的区别就是奶粉又换了包装。 虽然这确实令人扫兴,但在国产奶粉真正成长并使本公司市场恢复充分竞争之前,有力的价格控制和质量控制无疑仍是公众最大的期望。 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一次也不要重复行动,要进行常态化的监管,不能让公司为新配方新包装。 质量监督部门必须负责防止有问题的奶粉进入孩子们的奶瓶。

标题:“乳企6.7亿罚单背后:被删邮件露马脚”

地址:http://www.vsunglobal.com/vsgnzx/9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