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70字,读完约7分钟

贝聿铭的照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9年5月16日,华裔建筑师贝聿铭102岁去世。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为苏州望族之后。

1946年获得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学位后,贝聿铭正式开始了建筑生涯。 据粗略统计,他设计的大型建筑有100多座,获奖50多次。

他被认为是“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各种精彩作品遍布全球,也足迹遍及中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卢森堡和卡塔尔。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立艺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等。

贝聿铭在采访中说:“对我来说,中国的印象从未完全消失过。 我现在在美国住了七八十年,我想还是中国人。 不是很奇怪吗? 我给了自己新的外貌,但心中的一切早就存在了。

肯尼迪图书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963年10月,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母校哈佛大学内自行选定地点,用于总统图书馆的建设。 不料,一个月后,肯尼迪被暗杀身亡。

这场悲剧改变了整个计划,肯尼迪图书馆项目也成为了备受舆论关注的公共事物。

以肯尼迪遗孀杰奎琳·肯尼迪为首的委员会正在全世界寻找建筑师。 候选建筑师包括路易斯·康、米丝·凡德罗、阿尔瓦·阿尔托、弗兰克·阿比尼、卢西奥·科斯塔,以及来自当时还不太有名的世界各地的5名建筑师。 其中也包括贝聿铭。

最终,杰奎琳·肯尼迪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贝聿铭的唯美世界,谁也比不上。 我再三考虑之后选择了他。”

由于种种原因,肯尼迪图书馆历时15年以上建成,1979年最终在波士顿港建成。

图书馆结构的主体是精巧绝妙的三棱柱,矗立在由几何形状构成的大面积基座上。 紧挨着三棱柱的是玻璃和钢铁立方体,高相通中空空之间庄严肃穆,这空之间的感觉唤起了对肯尼迪的追忆,建筑本身也成为了纪念碑。

由于设计新颖大胆,这个图书馆在美国建筑界备受瞩目,被誉为美国建筑史上最好的杰作之一。 贝聿铭成为了全球建筑师之一。

但是,贝聿铭后来称这个项目为“最大的遗憾”。 原来,贝聿铭的初稿发表后,波士顿当地的社区成员认为图书馆会破坏当地的社区风格。 另外,也有人聚集了很多游客,认为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最后,图书馆必须搬到填埋地,原有的设计也只能向新的地理位置妥协。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照片来源:照片网

贝聿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卢浮宫名列我整个职业生涯的首位。”

1983年,66岁的贝聿铭受当时的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 francois mitterrand )邀请,成为大卢浮宫项目的总建筑师。

他说:“卢浮宫的设计方案是一生中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头到尾,卢浮宫的设计花了15年。 其中,得到法国主流的认同花了18个月。 在继续这个项目之前,贝聿铭花了几个月参观了卢浮宫。

在贝聿铭的计划中,玻璃金字塔结构开启了卢浮宫的地下世界和建筑本身。 站在金字塔下,通过螺旋楼梯、钢管玻璃结构仰望天空,可以更好地体验卢浮宫原有的巴洛克风采。 而且,作为博物馆,观众需要第一个入口。

他的玻璃金字塔入口计划很快引起了争论。 当时的怀疑者们担心玻璃金字塔能否适应卢浮宫的古典主义建筑。 每天,很多巴黎人穿着和服说:“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 ”。 字体圆形的徽章表达了他们的不满。

但是贝聿铭还下了好几次。 他说:“我一个人受不了当时对这个项目的批评。 但是,那并不是说我的重复和要求会打折扣。 我和我的建筑物都像竹子一样,无论多强的风雨,只是弯下腰。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的反对言论逐渐被大众一致的赞扬所取代。 卢浮宫现任馆长让-吕克·马蒂内认为,玻璃金字塔是卢浮宫勇气的转折点。 “全世界的博物馆中,只有卢浮宫的入口值得艺术品。 ”

/ S2// S2 /

香港中银大厦照片来源:黄名扬摄影

香港中银大厦有一个感兴趣的身份,是著名的香港中环各大厦《风水斗法》民间传说的主角。

这座72层的现代大厦,棱角分明,表面被反射玻璃覆盖,光芒四射。 它的基底是一个高52米的立方体,上面有一个由四个三角形立柱组成的塔。 柱子长得很高,最高的地方剩下一个三棱柱,看起来像“尖刃”。 由此延伸出香港中环大厦互相争夺风水的一连串都市传说。

这些传说的由来与中银大厦建设的时间节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贝聿铭当时设计中银大厦正好是1982年底,是中英开始谈判回归香港问题( 1983年9月)的前一年。 这座造型独特的大楼在社会传说中被赋予了“民族独立”的重任。

事实上,贝聿铭晚年表明,中银大厦的“顶楼尖角”设计与风水无关。 但在贝聿铭的理念中,这座建筑确实需要“表现中国的灵魂”。

他解读说这座大楼的设计理念来源于竹子。 中银大厦从广阔的地面拔出地面,最终以狭窄的上部结构结束,与竹子一样。 该楼的支撑力来自其外部结构,竹子也为中空,支撑在外部表层,该楼的建筑原理基于竹子的结构。

贝聿铭说。 “中国古代人有一句格言:‘宁可没有肉,也可以没有竹’。 ’在他眼里,竹子一个一个生长,竹节重叠,越长越高。 雨后春笋象征生机勃勃、壮实、锐意进取。 这座建筑物如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雨后春笋,意味着中国以前流传下来的再生和希望的象征。

苏州博物馆图片来源:照片网

卢浮宫的扩建项目改变了贝聿铭晚年对建筑的认识。 他不专注于建筑的形式,而是关注项目背后的文化和如何将文化融入建筑。 他特别喜爱博物馆的建筑。 因为那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总结。

2002年,85岁的贝聿铭应邀回到苏州。 1990年宣布退休的他继承了他晚年“最大的挑战”——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 他把晚年的力作视为“最爱的小女儿”。 对他来说,建设的过程是返回虔诚家乡的道路。

海湾家族在苏州的历史超过了600年。 贝聿铭小时候经常在当时贝家所有的园林狮子林里玩。 关于苏州博物馆,贝聿铭认识到“是语境主义建筑”。

他为博物馆选择了灰浆、石材或瓦,但颜色是灰色相连的。 这正好是粉壁黛瓦在苏州常用的以前流传下来的颜色,建筑尺度也和苏州以前流传下来的民居很相似。 在博物馆的天花板和墙面上大量使用玻璃,不仅让展示区域更加明亮,也让博物馆显得更加通透,游客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可以领略“改变景色”的苏州园林的趣味。

“贝聿铭和他的城市遗产”

2006年10月6日,在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上,贝老亲自打开新馆大门,说:“我73年前离开了中国,但根在中国,在苏州。 这个博物馆的新馆,是对我家乡的小小贡献,有生之年有机会,能在故乡留下纪念,不胜感激和荣幸。

综合央视、澎湃信息、中国信息网、接口等

标题:“贝聿铭和他的城市遗产”

地址:http://www.vsunglobal.com/vsgnzx/3549.html